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
(资料图片)
“当我手捧鲜花站在台上,望着老师和同学们期许的目光,我内心很激动,对即将到来的日本之行充满了期待。”3月24日,在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礼堂内,刚刚从台上下来的该校应用日语系学生闫厂说。
这里正在举行的是学校新一批国际就业学生的欢送会,和闫厂站在一起的共有20名同学,他们身穿校服、精神抖擞,接受来自全校师生的掌声和祝福,也都走上讲台表达了自己的激动之情。
近千名同学在台下认真聆听,发自内心地为他们鼓掌,也在他们的故事里受到很多启发和鼓励,会场内洋溢着温馨而欢快的气氛。
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胡爱萍介绍:“这是今年第三批奔赴海外就业的学生,20名同学来自学校不同的专业,经过前期的简历筛选、面试等,被日本不同地区的企业录取,将到日本从事农业、制造业等工作。”
为什么会选择到日本就业?面对这个问题,闫厂说:“其实,从我们进入学校开始,就经常听老师讲一些师兄师姐到国外就业的例子,还有一些回国的师兄师姐到学校来‘现身说法’,看到他们通过海外就业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,自己也很动心。”
截至目前,学校通过劳务外派、留学等方式,累计帮助近3万名青年实现海外就业,这其中有很多人回国后进行创业或者再就业,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和梦想。
一名叫杨琴的学生,她父亲去世、母亲身体不好,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,家里非常困难。她在学校刻苦学习韩语,后来到韩国工作,一边学美容技术,一边攒创业资本,几年后回国自主创业,事业越做越大,不仅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,还带动了很多人就业。
河南新县的学生李霄宇,大二期间通过日语J.TEST等级考试并在2022年4月成功赴日本MANABI外语学院深造,经过了半年的努力学习,他又顺利通过介护特定技能考试,拿到了特定技能资格证书,已被日方企业录用,月薪达到18-25万日元。
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,他们也成了学校“职业教育+国外就业+回国创业”培养模式的最佳“代言人”。“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、掌握一定的外语和创业知识,先出国高薪就业积累资金,后回国创业立业,既充实了我省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技能人才,有力地促地方经济的发展,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股新兴力量。”胡爱萍说。
为了提升学生培养质量、满足国际人才市场的需求,学校在课程设置、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发力,目前已与日本、韩国的近3000家用工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,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涉外教育体系,有针对性地培养有意向赴海外工作的人才。
胡爱萍介绍:“学校非常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,引进企业文化进培养方案,进课堂,建立了一套适应学生发展,企业需求的教学成果考评体系;加强外语培训,根据各专业就业方向,有针对性地开设日韩语课程;加强校企合作,开展定向培养;注重体能培训、礼仪培训等。”
目前,学校设立了日本语能力测试考点和J.TEST特设考点,同时是河南省唯一赴韩国就业人才考试中心。2022年,学院依托苏信合作平台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,建成信阳涉外—苏州英特科智能制造产业学院,开创了国内日资企业实习+日本就业+国内日企管理人员闭环就业模式。
“未来学院将继续开辟海外就业市场,推动更多学生到海外现代农业、智能制造、养老等专业实习、就业,培养更多专业人才,回国后为推动相关行业发展做出贡献。”胡爱萍说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