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1、摩奴法典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。
2、根据《吠陀经》和传统习俗。又名《摩奴法论》,相传为人类始祖摩奴所编,故名。其实是婆罗门祭司根据吠陀经和传统习惯编的。法典内容复杂,编纂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(公元后最初几个世纪)。今天《摩奴法典》有12章2684条。第一章讲述创世纪的神话;第2 ~ 6章讨论婆罗门在四个居留时期的行为规范;第7 ~ 9章主要包括民法、刑法、婚姻制度、继承法;第十章是关于种姓的法律;第十一章是赎罪法;第12章包括因果报应和轮回。其中,纯法律的篇幅约占全书的1/4。它表明婆罗门教渴望维护更高种姓制度的利益和特权。
3、这部法典涵盖面广,内容丰富,为古印度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。它的影响远达缅甸、泰国、爪哇和巴厘岛。
4、这部法典在9 ~ 18世纪有七八个梵文注释版本。西方学者已经出版了一些译本。中国出版两个中文版本:《摩奴法典》由马相学从法文版翻译而来;《摩奴法论》译自蒋忠信梵文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